7KG6000-8AE/CC

更新时间: 2023-03-24

​一、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

1、工作原理

    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涡流式传感器就是在这种涡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转换电路

    由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被测量数变化可以转换成传感器线圈的品质因素Q、等效阻抗Z和等效电感L的变化。转换电路的任务是把这些种参数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总的来说,利用Q值的转换电路使用较少,这里不作讨论。利用z的转换电路一般用桥路,它属于调幅电路。利用L的转换电路一般用谐振电路,根据输出是电压幅值还是电压频率,谐振电路又分为调幅和调频两种。

    一、桥路

    二、谐振调幅电路

    三、谐振调频电路

二、热电偶热电效应:

热电偶作为敏感元件优点为:

    ①结构简单:其主体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互相绝缘并将一端焊接在一起而成的;

    ②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③测量范围宽,常用的热电偶,低温可测到-50℃,高温可以达到1600℃左右,配用特殊材料的热电极,**可测到-180℃,**高可达到+2800℃的温度;

    ④具有良好的敏感度;

    ⑤使用方便等。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或塞贝克效应:

    相应的热电势称为温差电势或塞贝克电势,通称热电势。回路中产生的电流称为热电流,导体A、B称为热电极。测温时结点1置于被测的温度场中,称为测量端(工作端、热端);结点2一般处在某一恒定温度,称为参考端(自由端、冷端)。由这两种导体的组合并将温度转换成热电势的传感器称为热电偶。

    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image.png

    式中k—波尔兹曼常数,为1.38×10-16;

    T—接触处的**温度;

    e—电子电荷数;

    NA、NB—金属A、B的自由电子密度。

 


上一篇:1756-L64

下一篇:7KG8000-8AB20/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