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3-05-05
为了在电机内形成一个圆形旋转磁场,要求激磁电压Uf和控制电压UK之间应有90度的相位差,常用的方法有:
1)利用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构成90度的移相
2)利用三相电源的任意线电压
3)采用移相网络
4)在激磁相中串联电容器
而三相异步电机是靠同时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相位差120度)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于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
从技术指标看:
1、过载能力不同
伺服驱动器一般具有3倍过载能力(现在也有少许伺服厂家可以做到3.5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而变频器一般允许1.5倍过载。
2、控制精度
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远远高于变频,通常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是由电机轴后端的编码器保证。市面上常用的编码器为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与**值式光电编码器。
3、应用场合不同
变频与伺服是两个范畴的控制。前者属于传动控制领域,后者属于运动控制领域。一个是满足一般工业应用要求,对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追求的是低成本。另一个则是追求高精度、高性能、高响应。
4、加减速性能不同。
在空载情况下伺服电机从静止状态加工到2000r/min,用时不会超20ms。电机的加速时间跟电机轴的惯量以及负载有关系。通常惯量越大加速时间越长。
5、动态特性
在自动化应用中,由于伺服系统常常需要应对较高的控制精度,以更快的速度对更加细微的误差作出响应,因此,其响应调节的时间周期也就必须更短,通常都得是毫秒甚至微秒级的。很多伺服产品的速度频响带宽都能够达到 kHz 级别。而反观一般的变频驱动产品,这个频响带宽往往也就在几百Hz。
6、功率范围
由于伺服所面对的往往是那些要求高精度、高动态响应的应用环境,因此总体负载也会相对较轻,其总体输出功率的范围一般也就在几十千瓦以内,比起以动力传动见长的变频驱动系统来说会小很多;而那些负载较重的运控应用,通常都并不会有过高的响应特性需求,一般来说异步变频也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上一篇:33018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