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模块3500/22M

更新时间: 2023-05-30

协作机器人被购买后,真正应用到工作产线,往往还需要经过几个步骤:
     (1)针对性工艺开发。由于硬件组合多,对于企业用户集成应用需求落地来说,更是面临着很高的使用门槛和**壁垒;
     (2)配件选择。一个协作机器人工作单元往往包含夹爪、工艺设备、传感器等等,每一种部件都有几十甚至几百家品牌可供选择,每家终端客户都有自己偏好的品牌,集成“组合”众多选择加剧了协作机器人应用的“非标性”;对于企业用户,这是从采购到开发的一系列复杂流程,落地部署时间被大大延长。

      因此,集成商在自动化领域中,尤其是协作机器人业务中,依然扮演者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角色。      对于集成商而言,采购了上述包含机械臂在内的部件之后,也还需要完成适配和系统集成,这也意味着真正买单的人却耗费着巨大的资源重复造着相同的轮子。      购买协作机器人是为了让生产更便利更简单,却因为零部件采购和开发而变得更加困难,这是这项技术爆发前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制约其成为“重量级选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