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航系统
机器人依靠激光雷达、惯导、里程计综合导航,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得到车体定位信息,实现按照预设路线和停靠位置自主行走和停靠功能。激光雷达选用SICK公司LMS511高性能室外型激光扫描雷达,测量距离达80m,扫描范围190°,分辨率0.1667°,扫描频率高达25Hz。可在–30℃~+55℃恶劣环境中工作。惯导可提供车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信息,分辨率0.05°,误差1.5°。里程计信息包括车体当前坐标,由车体运动学模型和4轮转速位移等信息计算得到,误差在3%以内。
2.充电系统
充电房由充电柜、充电座、无线通信设备和自动卷帘门组成。充电柜和充电座用于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无线通信设备选用与本地监控后台相同的无线网桥和天线,天线安装在充电房的顶部。
机器人工作状态分为巡检、充电、空闲等3种。收到巡检命令后,机器人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充足即进入巡检状态,开始执行巡检任务,否则拒绝执行并报警。巡检完成后,机器人返回充电房。机器人在巡检中实时检测电池电量,如果电量不足则返回充电房充电,充电过程完全自动化。
3.无线传输系统
机器人通过无线网桥与本地监控后台实现双向、实时信息交互。信息交互内容包括机器人本体状态和被检测设备图像、语音和指示性数据。机器人采用5.8GHz频段高质量等级的室外专用数字无线网桥,实现长距离多路视频、音频以及数据的实时传输,**长传输距离达10km,数传误码率≤10-6,数传时延≤20ms,图传时延≤300ms,由于此频段的无线网桥无需申请无线执照,比其他有线网络设备更方便部署。机器人通过无线网桥接收监控后台的控制指令,进行云台转动、设备检测、车体运动和自动充电,并检测机器人状态和各类预警、告警信息并进行上报。在通信中断、接收的报文内容异常等情况下,图像、语音、数据不丢失,同时系统将发出告警信息,并在通信恢复后自动续传。
上一条:MB21 MB 21
下一条:F6217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